倫敦傳真-與網路保持安全距離

原文出處
  • 2009-07-19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■江靜玲】

     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,附件是一本小冊子。寄件人附註:閱讀時,別忘了打開你的音響。

     我在電腦上看這本小冊,每按一鍵變更頁數時,可以聽到電腦傳出「刷! 」、「刷!」的翻閱紙張聲,非常逼真。我反覆看了幾遍,然後就把這封郵件殺掉了。但如今卻怎麼也不記得那本小冊的內容到底是什麼?

     這個經驗,讓我聯想到一個老問題。電子閱讀的時代裡,傳統紙本書籍會消逝嗎?

     有關這個疑問,人們至少討論十年了。網路科技雖然便利,但許多人擔心,太多太快的訊息,會逐步消減人們對事物的專注力,包括失去讀一本書 的耐心在內。除了網路外,如今每天環繞在現代日常作息裡的還有Google、Facebook、iPhone、黑莓機(Blackberry)和微型布落 格Twitter。這些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,超乎我們的預期,然而,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電子科技和訊息,無形中,也可能謀殺了我們獨立思考和與自己獨處的 能力。

愈來愈多人,離開辦公室回到家裡後,整晚坐在電腦前透過Facebook進行交誼,或者,忘了把iPhone和黑莓機放在口袋裡,就覺得沒有安全感。不管你是十五歲還是五十歲,「你Twitter沒有?」,則已成為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問題。

     二○○六年三月才創立的微型部落格Twitter如今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資訊管道。一年半前,友人詢問我是否Twitter時,我的直覺反應是,「拜託,什麼Twitter,我不想Twist我的生活。」。 可是,如今在工作上,Twitter似乎已成為無法避免的事。今年四月倫敦二十國集團高峰會前夕,唐寧街十號首相府的新聞官說,「我們已經Twitter 了,取得訊息最快的方式是加入Twitter。」我只好註冊,成為Twitter一族。上周五,英國皇室也宣布加入Twitter,二十四小時不到,便有 近七千名的跟隨者,想從Twitter上知道英國皇室成員的日常作息和活動。

     Twitter的經驗讓人意識到,從某個角度觀看,電子網路科技像會傳染的感冒,免疫與否,由不得自己。那麼,傳統紙本書籍呢? 有一天也會被迫消失嗎。根據倫敦書評的一項統計,到今年六月底,傳統紙本書籍的銷售率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百分之卅九。

     今年五月在英格蘭和威爾斯邊界舉行的Hay文藝節中,日本的新力公司贊助了一批電子書閱讀器,用來推廣並測試英國的電子書市場。平心而 論,新力的PRS|700,仿真紙本的明度與亮度,呈現出的文字與圖像,閱讀起來,在視覺上,比一般電腦舒適,攜帶上,也比紙本書輕省。與會的許多出版商 相信,數位化時代裡,電子書市場的發展值得觀察。

     如果只是閱讀方式,非實質內容的改變,我不反對電子書。但我關心的是,電子書目前只佔書市銷售率的百分之一,傳統紙本書籍的銷售率卻下滑了百分之三十九,這當中,百分之三十八的落差,到那裡去了?

     聰明的科技會使人變得愚鈍嗎?電子網路科技的發達與便利,是否讓我們逐漸忘記了資訊無法取代知識的事實。如果有一天,我們的孩子,電腦很棒,閉著眼睛都可以傳送簡訊(很多學童現在都有這種能力了),卻無法坐下來,獨自安靜的閱讀一本書,而我們自己也慢慢喪失了閱讀書籍的耐心與能力,甚至遺忘了讀書的喜樂時,我們會警惕到在電子網路資訊爆炸的世界裡,失去了什麼嗎?

     為了身體健康,有人選擇每周吃素一天;為了避免資訊過度的疲憊,平衡身心,我們可以選擇每周有一天不上網。(clchiangr@yahoo.com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我的想法是,科技越是發展,人類就越需要認真思考事物的本質為何,而不被事物的外在所迷惑。閱讀的本質能訓練一個人思考力、組織力、想像力、語言力等,我認為無論在哪一個世代都是如此,閱讀,並且是深度的閱讀,才能使人具備強大的獨立邏輯思考能力。

而現在的科技,使得「閱讀」這件事變得容易。或著應該說,是「閱讀」所需的「資訊」的「取得」變得容易。我認為所謂的資訊爆炸時代早就過了,現在根本是資訊過度氾濫的時代,人如果不懂得自己判讀資訊,自己選擇資訊,則一定會被過多的資訊而誤導、迷失而不自知。我早就不看電視,現在的電視充斥太多無用、無知識的資訊,看的太多,反而會使腦袋減少運轉,從而慢慢失去多方、深度的思考能力。我也有Twitter、Plurk等微網誌的帳號,但我很少使用二者,因為我發覺,如果要能在二者的遊戲規則中玩的很好,就必須要一直掛在網路上,而其所接收或看到的資訊,大多只是朋友或網路上的某人,在某一時間帶上的碎碎念,就好像是把即時通訊軟體的狀態顯示搬到網路上的一個網站,開一個共同的地方,大家都可以看到誰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話。要花生命大把時間在這上面嗎?我想,只有很有閒的年輕人,以及為了能使行銷做到最大的業務人員(或是為了行銷自己之類)等才有這樣的時間。我寧可花時間看些電影,品嚐電影的娛樂與思維。

網路資訊的特性,就我看來,好的方面是快速、量多、種類多;壞的方式是短期、淺薄、雜項。這其實也回歸到閱讀的基本。短期閱讀的東西,在傳統書籍上,就是雜誌,雜誌每週、每月、每半年出刊,所刊內容大多都是某一時期之內所發生的事,是短期的,而具思考力的人,或是想找新事業的人,通常都會長期固定訂閱幾本雜誌,因為是長期訂閱,則可以從很長的時間軸中,去看出由每週、每月、每半年所形成的「週期」,由「週期」形成的「趨勢」來找出新機會、新思想。這也可說就是邏輯思考能力的一部份。

網路的資訊很多很快,而接收資訊的人,我想要學會判斷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資訊,並整理歸納起來,否則,就只是盲目接收資訊而已,這樣與看電視其實也沒什麼不同吧。

沒錯,像Twitter、plurk這樣的訊息傳播力的確非常強大,也絕對快速。但也從某一有形之外在形式,扼殺了人在思考上的時間、在其他事物的時間,以及,對自我生命認知的時間。到現在為止,似還沒有完整聽聞Twitter與Plurk要怎麼賺錢,這有待網路事業專家來討論與驗證。

科技越發達,人越要去思考此科技所觸及之事物的本質為何,否則,非常容易被科技迷失自己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捷J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